[1]. 储呈敏. 地表温度测量方法研究综述.电子设计工程.
[2]. 张鹏飞. 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转存系统. 计算机系统应用.
[3]. 朱晓博. 传感器智能化及电子数据表格更新方式的研究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4]. 郑晓庆. 使用模糊逻辑法区分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.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5]. 吕艳芬. 基于Haar变换图像边缘能见度的反演.计算机工程与应用.
[6]. 赵城城. 大雨滴对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影响研究.暴雨灾害.
[7]. 刘褚燚. M-P分布时降水返回信号估算雨滴谱参数方法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8]. 王勇军. 激光云高仪消光系数区分北京地区雾霾与晴空初步研究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9]. 柳云雷. 基于Fernald方法532nm激光雷达气溶胶探测试验.电子设计工程.
[10]. 史万里. 基于小波变换改善天气回波信噪比的模拟分析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11]. 黄勤. 毫米波测云雷达回波信号衰减补偿仿真研究.电子设计工程.
[12]. 陈树成. 低功耗农业大棚温湿度测量仪设计.农机化研究 2014年第8期.
[13]. 陈树成. 高基于MG811探头的二氧化碳采集系统设计.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.
[14]. 陈树成. 基于MSP430和CC2530的温室大棚采集系统设计.电子设计工程.
[15]. 薛筝筝. CFD在沽源试验场单个建筑物风场模拟中的参数选择. 气象科技.
[16]. 巩娜. 基于CC2530的智能温度传感器设计.气象科技.
[17]. 江晓玲. Zigbee无线压力表标定程序设计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18]. 刘 俊.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硬件电路设计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19]. 郭 佳. 基于改进双色模型的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识别.气象科技.
[20]. 王立柱. 基于光电原理的日照传感器初步研究.气象水文海洋仪器
[21]. 闫选利. 风速传感器检定与校准方法研究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22]. 王建佳. 基于Cortex-M0的无线高精度温湿度智能传感器.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.
[23]. 张兆伟. 基于AE的批量雷电密度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及实现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.
[24]. 宋晓爽. 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闪活动特征及海陆差异.气象科技.
[25]. 崔 明. 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置信度评估方法研究.气象科技.
[26]. 康 雪. 基于K-means聚类分析的风廓线雷达降水数据判别方法.气象科技.
[27]. 康 雪. 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雷达探空测风对比分析. 气象科技
[28]. 康 雪. 风廓线雷达自身对比精度分析. 气象科技
[29]. 吴海涛. 雷达网中探测范围及雷达数目的讨论.火力与指挥控制.
[30]. 刘 俊. 激光雨滴谱仪中一种小雨滴检测方法.气象科技.
[31]. 李 华. 基于小波分析的低信噪比天气雷达回波弱信号提取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
[32]. 陈青青. 卫星遥感图像识别软件的开发与应用.气象科技
[33]. 谭 学. 新一代天气雷达海浪回波特征分析和识别方法研究.气象学报
[34]. 谭学.福州SA雷达新观测模式观测结果的对比及海浪回波识别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
[35]. 汪 俊. 虚拟仪器在天气雷达接收机测试中的应用. 气象科技
[36]. 常登辉. 基于BP神经网络的X频段功率分配器优化设计.电讯技术.
[37]. 杜牧云. 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质量分析.暴雨灾害.
[38]. 王德旺. 自适应中值滤波在云雷达数据预处理的应用. 激光技术.
[39]. 陈娇娜. 地基GPS水汽监测应用系统的研究进展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.
[40]. 唐钱奎. 重庆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. 云南大学学报.
[41]. 郭艳芬.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与监督分类的青南高原信息提取.遥感技术与应用.
[42]. 黄玉妹. 北江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. 环境化学.
[43]. 邬敏. 一种改进的集对分析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种的应用.水资源保护.